中印尼海洋牧場項目年會順利召開
近日,中印尼海洋牧場項目年會在印尼萬隆召開,項目負責人、中科院海洋所所長王凡研究員,印尼國家研究創新署地球科學與海洋學院院長Ocky Karna Radjasa教授及海洋研究中心所長Udhi Hernawan教授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駐印尼使館一秘付俊生博士、二秘易先亮博士,中科院海洋所及印尼國家研究創新署海洋研究中心等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
Dirhamsyah教授對海洋牧場項目的實施方案、項目管理、運行經費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海洋所所務委員于仁成研究員重點介紹了中印尼雙方的合作進展,落實中印尼雙方開展項目聯合海洋科考細節,并期待在龍目島的海洋牧場項目順利進行。
海洋所張立斌研究員、張均龍研究員和王錚副研究員,印尼海洋研究中心Muhamad Firdaus教授,Nurul Dhewani教授, Zainal Arifin教授, Puji Rakhmadi教授等人分別就物種驗證、海洋牧場示范、刺參的選育與養殖、海洋牧場監測與環境安全系統、海洋牧場海域耦合數值模擬、觀測浮標的搭建、龍目島海洋牧場和海藻養殖、海洋牧場環境安全系統、印尼水產養殖生物群和熱帶海藻生產的研究、生物多樣性的初步研究及未來合作進行報告及討論。
海洋所國際合作辦主任李艷偉博士及印尼方Martiwi D. Setiawati博士, Dwiyoga Nugroho博士分別就中印尼海洋科學聯合實驗室的建設進展及未來規劃進行了詳細介紹。會議還就2023年度的項目實施方案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將于近期簽訂實施方案協議。
本次年會的召開將加快推進“印尼海洋牧場建設”項目發揮示范引領作用。2013年以來,海洋所與印尼科學院(現印尼國家研究創新署)在印尼海域聯合開展了6次科考活動,尤其在疫情期間雙方克服困難,聯合航次持續推進,取得了寶貴的科研數據。今年是中國和印尼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是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元年”。在中印尼開展海洋合作十年之際,雙方將繼續開展包括學術研討會、聯合航次、科研交流訪問、人才培訓項目等在內的系列合作活動,在新的階段加快推進項目開展,為兩國科技友好合作貢獻力量。
王凡所長此行與印尼國家研究創新署署長Handoko博士進行重要會談。Handoko博士表示,中印尼兩國具有良好的國際合作基礎,科學院與創新署的科技合作在疫情背景下持續進展,我們將繼續支持開展聯合航次,加深機構間合作,大力開展人員交流和研究生培養。王凡所長表示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科技、海洋等領域合作,期待雙方共同努力,進一步推動中印尼海洋合作,構建藍色經濟伙伴關系,為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作出新的貢獻。
印尼國家研究創新署合作、法律及公共關系局局長、地球科學與海洋學院院長、科考船運行部負責人及深海中心主任等參與座談。
王凡所長還主持了ANSO微塑料國際合作項目的啟動會。該項目是由“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資助的聯合研究合作項目,聚焦珊瑚大三角海域開展微塑料污染狀況調查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利用微生物開展微塑料降解技術的研究。本項目由中科院海洋所聯合印尼研究創新署海洋研究中心、菲律賓大學和巴新大學4家單位共同實施。
印度尼西亞國家研究創新署(BRIN)是印度尼西亞政府于2019年成立的隸屬于研究與技術部、并于2021年8月正式獲得內閣級的政府機構,直接隸屬于印尼總統。BRIN是印尼目前唯一的國家級研究機構,指導和支持國家科研生態系統,促進民族性和國家自給自足。所有印尼國家研究機構,如印尼科學院(LIPI)、技術評估和應用機構(BPPT)、印度尼西亞國家核能機構(BATAN)和國家航空航天研究院(LAPAN)等80多個研究機構均并入BRIN。原印尼科學院院長Handoko博士現為印尼國家研究創新署署長。
附件下載: